日本北陸遊日記

作者:齊公
冒險布鞋版

 

五日行程 ( 2 0 0 1 . 0 8 . 2 7 - 3 1 ) 說明

第一天:台北→名古屋→岐阜
第二天:岐阜→彥根玄宮園→傳統工藝之森→金澤
第三天:金澤兼六園→武家屋敷→能登金剛海岸(巖門、機具岩等)→和倉溫泉加賀屋
第四天:加賀屋→福井永平寺→九頭龍水庫→大瀧鐘乳石洞→名古屋
第五天:名古屋城→名古屋機場→台北

 

◎第一天:台北→名古屋→岐阜  

台北到名古屋機場搭乘的是國泰班機,有生以來第一次搭乘國泰班機,機上除一位空中少爺及一位日籍女空服員笑容可掬外,其他幾位均板著面孔,吝於微笑,更有兩三位粵籍女空服員(胸前名牌標示其服務語言),簡直是面無表情的準晚娘。顯然港人對台灣同胞不友善之傳言至少─部份屬實。首次搭乘國泰,心情不悅,發誓以後決不再搭。

抵達名古屋機場後,即有專車等候,領隊兼導遊王先生謂時辰尚早,先來個意外之旅,到附近之「田縣神社」一遊。說來有點兒尷尬,該神社供奉者為木製與石製之男性特徵,沒想到此物能登大雅之堂,令人稱奇。齊公大開眼界,據說每年還有慶典如媽祖出巡般遊街,真是天下之大,無奇不有。本欲拍攝一尊石製大物以為到此一遊誌記,無奈當場為家庭會議否決,只得作罷!

接著前往岐阜,晚餐為市內小館之中華料理,夜宿河邊之RENAISSANCE旅館。許是位居郊區之故,房間寬敞,設施極佳,不似都會區旅店之狹窄。寢前,河邊散步,但見河上,表演魚鷹獵魚之遊船未歇,此時欣賞漁火閃爍穿梭之夜景,又有晚風拂面輕柔,半日之疲憊、暑氣與心頭國泰之恨稍緩。

 

◎第二天:岐阜→彥根玄宮園→傳統工藝之森→金澤  

今晨離開岐阜,經北陸高速公路前往彥根之玄宮園。上述兩個地名皆與中華文化有關,說明如下。
岐阜之『岐阜』隱指『岐山』(註:『阜』有『土山』之意)。此地之謂岐阜,據聞係因幕府時代織田信長據此,為仿傚當年『周文王西出岐山而一統天下』,故將此根據地以岐阜名之;而玄宮園似取『唐玄宗之宮中庭園』之意,為一仿中國瀟湘八景,引琵琶湖水而建之池泉式迴遊庭園。昔為彥根藩主之御用庭園,今則號稱彥根八景之一。庭園構建之輪廓尚在,然園內雜草露頭,池中綠苔成塊,似是疏於管理,恐已失當年風采,殊為可惜。
憾意中揮別玄宮園,車行到傳統工藝之森。此處為一工藝村,為此行程中齊公和齊婆屬意景點之一。午餐係於村內之餐廳食用冰烏龍麵,口味乏善可陳,果腹而已。此工藝村集合石川一帶之傳統工藝,有:九谷燒(陶藝)、輪島塗(漆器)、加賀友禪(印染)、金箔工藝、玻璃工藝、八音盒、和紙工藝等諸館,佔地十三萬平方公尺。餐後原定遊園一小時,時間必然不足,經與領隊爭取增為一小時半,仍嫌不足;然團體旅遊無法兼顧個人喜好,只好快馬加鞭,一館一館快速瀏覽。(本文附圖為齊公傻瓜相機習作,但願不至頤笑方家。)


傳統工藝之森內和紙工藝館(右)
齊公攝)

為迎合旅遊大眾之口味,此村內之工藝品絕大多數為大量製作之商業品,鮮見精品。偶見佳作,標價卻超高;有尚能入眼者,多是價過其值。整體而言,輪島漆器、加賀友禪、金箔、和紙等館均頗有特色,但個人淺見:此工藝村中商品相對較精緻者應屬漆器館。齊公和齊婆最愛之陶藝,偌大館中竟未能選中一件,不知是否太過挑剔?一般而言,九谷陶磁較之京都之清水燒果然略遜一籌。插播題外話一段:不知諸位是否知曉?瓷器正式之英名為porcelain,但由於源出中國,故又以小寫之china代表瓷器,bone china 即為骨瓷;而漆器正式之英名為lacquer或lacquerware,但以日製漆器聞名於世,故洋人又以小寫之japan代表漆器。至於陶器英名為pottery,而陶瓷之總稱以ceramics名之。例如:陶藝展應為Ceramics Exhibition。一時之間,似乎轉為藝術英文教學,原諒老人家一時話多。

書歸正傳,且說當時,齊公不願空手而回,最後在金箔之館購得金箔明信片數紙,以及厚度為一微米之金箔一片作為紀念。註:微米=10的負6次方公尺,人的頭髮直徑約在50至100微米之譜,是故,此金箔之厚度約為頭髮直徑百分之一,可見其薄。除作為紀念品外,此一微米厚之golden foil另一用途是可當作齊公教學之示範教具,用以說明『多微稱作微,多薄叫做薄』。想到此,不禁慨嘆:唉!今日為師用功更勝學生!

粟津那谷寺為一真言宗觀音禪寺,奉祀千手觀音。園內有老杉、白色巨石,及獨樹一幟之岩壁洞窟神壇。一日行程匆匆,傍晚,全團驅車瀕臨日本海之金澤,市內用過日式定食後,進駐金澤東急飯店。安頓妥當後,我二老信步此飯店之精品店,不意得見外淡綠內鵝黃之精緻九谷燒小茶碗一隻,標價不高,甚是喜愛。此時,九谷燒之憾稍見平復,當下不及遲疑,即果斷決定購藏。回到房內,忽然想起:付款之時,忘了『割引』一番。

 

◎第三天:金澤兼六園→武家屋敷→能登金剛海岸→和倉溫泉加賀屋  

今日行程中有兩大紅花,即號稱日本三大名園之首之『兼六園』,以及日本總合排名第一之溫泉旅館─『加賀屋』。其他各點不過綠葉而已!

兼六園位於金澤,佔地十萬平方公尺。依據宋代李格非所著《洛陽名園記》中所述:庭園之美有宏大、幽邃、人力、蒼古、水泉、眺望等六種意境,而兼六園 ─ 顧名思義為六者兼備。園內樹、石、池、泉、流、橋、道、亭、屋等之佈局造景,確實不俗。入園不遠處,即見岸邊楓松圍繞之池上風光,池畔虹橋頭一座石製雙足『徽軫燈籠』頗有畫龍點睛之妙,無怪乎此石燈籠成為兼六園乃至金澤之地標印記。園中松景處處,櫻樹數百,楓林茂密,尤其數百花瓣集於一蕊之『菊櫻』(此時非花期,無緣一見),以及緊偎相依、形影不離之『夫婦松』,均屬難得一見。惟當此炎炎夏日,兼六園無櫻之艷色、無楓之淒美、無雪之絕麗,是故此一造訪,美之衝擊不如預期,缺乏驚艷之感。若說兼六園相見不如聞名,倒也失之公允,全園設計架構確實具有名園架勢,祇怨此時機不佳。諸位若欲探訪兼六園,聽齊公之建議:春、秋、冬三季定有可觀


兼六園池畔虹橋與地標 ─ 雙足徽軫燈籠
齊公攝)


兼六園幽靜之池上一景
齊公攝)


兼六園纏綿難捨之夫婦松
齊公攝)

園外有金澤古城遺跡,也是重要文化財。白色之石川門,若於兼六園入口前,背對票亭,由近樹間隙之枝枒間取景,石川門於成像之中央,頗佳!諸位有善於掌鏡攝影者,一試便知。


金澤古城遺跡 ─ 石川門
齊公攝)


武家屋敷之遺跡 - 江戶時代千二百石加賀藩舊武士野村之寓所
齊公攝)

隨後,再往江戶時代武家屋敷之遺跡,此為當時俸祿一千二百石之加賀藩舊武士野村之寓所。佔地不大,仍有一小而美之幽靜庭園。室內另展有當時之錢幣、文件、器具、字畫等。齊公逛了一圈出來,見武家門外,一對歐洲夫婦正注視日、洋文並列之木牌,時而望著售票口,有些遲疑。牌上英文標示說明此為Samurai's House,洋人哪知Samurai=武士?許是正在猜測此屋葫蘆中賣的是啥葯。齊公頗能體會語言文字不通之苦,於是多事,上前充當解說員,將此武士之家是啥?有啥?稍作介紹,夫婦二人瞭解後,欣然決定買票入內參觀。金澤該頒個『榮譽市民』什麼的牌牌給齊公,你們說對嗎?

下午續往能登半島,午餐即於海灘邊休息站食用日式定食。此一海灘名為千里灘,奇特之處為沙灘堅實,承載三十餘人之遊覽車行於其上,竟然如履平地,無陷落之虞。年輕之日籍司機飛川先生童心大發,載著一車人沿海灘貼水疾駛。海浪迎車側而來,而碎於車輪間,車上樂得歡呼陣陣,此段平直海灘長達數公里,由車窗望出,有如行船海上,如此大客車上逐波戲浪之難得經驗,殊為難得,諸位可曾經歷?

沿能登金剛海岸線上亦順道欣賞號稱夫婦岩之『機具岩』,大小兩塊岩石矗立近岸之海中,大岩頂有如本方土地公廟之紅色小廟一座。有好事者將一繩索兩端分別繫於二石之上,恰如情比石堅之夫妻,牽手相伴,千秋萬世。此外,沿途尚有巖門、千疊敷等海岸景觀,此處不一一細表。

前往加賀屋途中,於一狹窄之下坡彎道上,本遊覽車與一自用小客車發生輕微擦撞。兩位司機先將車駛離狹窄之現場,並通知警方處理。由於警方之處理極為細膩謹慎,筆錄詳實異常,甚至到本車詢問是否有人受傷,因此耽擱近一小時方再度啟程。由是見識日警敬業之態度。雖然錯似乎不在我方,司機飛川先生仍極為懊惱。領隊先生說明:日本車行會將近三月曾發生事故之紀錄及司機公佈於公司內,以為警示,三月後方消失。當事司機有失顏面不說,若記錄太多則有解僱之虞,難怪飛川臉色凝重。在領隊翻譯帶領下,全車以掌聲為飛川加油打氣。算是插曲一樁。

接著,前進加賀屋。

車行沿能登金剛海岸線欣賞沿途海岸線綺麗景觀,前往日本最早之溫泉區-能登半島和倉溫泉,今晚將住宿於享有盛名、有近百年歷史、耗資百億日幣之『加賀屋溫泉旅館』。此旅館連續21年榮獲日本溫泉旅館總合排名第一名,想必有其獨到之處。

車未到館前,遠遠即望見其高聳的屋頂以及高懸於上,藍底白字招牌『加賀屋』三字。加賀屋位於能登半島石川縣,面七尾灣,逾九十年歷史。由於曾有天皇與皇室造訪,加上近二十年來刻意斥資於建築設施,以及對服務品質之要求,遂使加賀屋聲名大噪。

下車前,領隊特別說明:在加賀屋住宿,每房均分配一位女侍照顧旅客起居,齊公一時之間覺得有點兒新鮮,可也惟恐不太習慣;不過,好在我家兩大美女相伴,心神較安定。車停於大門前,身著和服之數十位服務女士已就大門兩側,擺開迎賓分列式,陣容的確不小。

對了!此處得插播說明一下:為何齊公不說『服務小姐』而稱『服務女士』呢?那是因為啊…一眼望去,服務人員中,僅有一位年約三、四十,眾多女侍數她最年幼,其餘均在五、六十歲上下。齊公一家分配到的是一位年約六十好幾的老婆婆。要問齊公感覺啊…嗯!有點兒放心了,老婆婆前寬衣解帶也就不會尷尬啦!有無一點遺憾?沒妙齡美女侍候,當然還是有那麼一點兒囉!哈!玩笑!玩笑!(Honey & Baby:以上兩行純屬虛擬,可別追著我拷問)。

和服婆婆非常親切,一下車就伸手搶著幫忙提行李,你們知道:齊公飽讀詩書,雖出凡入聖之境未達,然敬老尊賢之心長存,哪能讓白髮婆婆為灰髮齊公荷重,比手劃腳,數度推辭,白髮婆婆仍堅持服務,齊公有感於其敬業態度如此堅定,只好恭敬不如從命。入得迎賓大廳,瀏覽各種設施,美崙美奐,廳內有一仿小池曲橋之水上亭台,一女撫琴其上,以娛嘉賓。穿過『錦小路』與『錦大路』商店街(全在加賀屋室內),一路上白髮婆婆努力介紹館內設施,我們一家雖不懂日語,也一路頻頻微笑回應。最後,婆婆領到齊公一家之住房,她老人家開始忙著張羅準備抹茶、甜點、浴袍等。待協助吾等換妥浴袍,齊公依領隊建議奉上小費,相互行禮道謝,第一回合結束。(註:加賀屋小費以每室為單位給予,導遊暗示一般行情為1000 Yen乘以該室人數)。

加賀屋全館有能登渚亭能登本陣能登客殿雪月花四棟主要建築,彼此互通,客房共計245間。全館公共區裝潢與傢俱有部分採和式,也有部分歐式。走廊花道之擺飾以和式為主,頗為典雅;館內走道邊亦有流水渠道,行走之間,水聲與鮮花相伴,氣氛不俗。館內亦設有一卡拉OK兼舞廳『曼陀羅』、劇場俱樂部『花吹雪』、傳統技藝表演之『祭小屋』,以及西式咖啡廳與日式居酒屋等供遊客娛樂與消磨時間之處。

齊公一家住房位於那棟名稱浪漫的『雪月花』,房間為日式榻榻米,除主房外,另有較小的兩間房,外加衛、浴各一小間,可宿五人,非常寬敞,一般安排四至五人一室,若像齊公一家預先聲明三人一室,得要另外加碼。

安頓妥當後,一家人先在館內遊蕩一番,等候「晚宴」─懷石料理。不說是晚餐,實在是因為真的有夠『宴』。現將菜單列如後,以供諸位參閱(看完順便發抒感想,看看諸位誰的垂涎最長):

飲料   果汁、啤酒、紅酒、梅酒
開胃小菜 湯葉豆腐
餐前菜  伊勢大蝦、青梅、貝
生魚片  鰤魚、鮪魚、白身魚、蝦子
煮物   鯛魚
炸物   火烤鮑魚 (活的,一人一整隻)
台物   魚類什錦火鍋
醋菜希  醋漬蟹 (肥美長腳蟹)
溫物   溫麵
揚物   蝦子天婦羅
水果   蘋果

用餐於一日式(榻榻米)宴會廳,事先已有佈置,餐桌圍成馬蹄形,桌上餐具以及料理已備妥,間有花道盆景裝點;廳堂之上有紅色橫披一幅,中書有『歡迎光臨』字樣,兩邊為中日國旗。座定後,加賀屋總經理在餐前致歡迎詞,給足面子,也顯見加賀屋與承辦旅行社之間合作關係頗佳。用餐時,我家阿婆負責為我們斟酒、佈菜、燒烤、切食,平心而論,頭遭有人如此服侍,很不習慣。

宴會一開始,就有能登島之民俗技藝─『一揆大鼓』之表演,擊鼓者戴鬼面具相傳以此嚇退騷擾村民外來者。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,服務的女侍們輪番上陣,表演歌舞。這才知白髮婆婆厲害,她竟是舞林高手,舞蹈時舉手投足絲毫不見老態。本團遊客中有年長者(約七十歲)數位,受過日本教育,唱起日本歌東洋味十足,跟著音樂唱和。隨後,有自告奮勇者連番上台,卡拉OK一番,一場晚宴,剎時熱鬧滾滾。最後壓軸的是:專人教舞,全場起舞同樂,齊公負責攝影留念,當然沒在現場露出不擅舞之窘狀。一頓懷石料理,口腹饗宴,亦樂趣十足,然而也苦了肝膽腸胃。

晚宴後,一行人又到館內秀場看了一場澳洲團體的歌舞魔術表演,節目中等。

錦小路實為加賀屋旅館內之工藝土產商店街,回房前刻意到此一遊。齊公和齊婆對土產食品興趣缺缺,對工藝品倒是情有獨鍾,女兒志不在此,卻依然乖巧地陪著笑臉伴我二老,真是乖寶Baby!此時,齊公和齊婆不約而同看中兩三件陶藝品,且均為署名中谷淳子之女陶作家所作。最後幾經討論,選中一高寬均約四公分之六邊形青花白瓷水滴。此件水滴小巧易收藏,又以小字書法裝飾週身,雅緻兼具文人風格,故而雀屏中選。這回,齊公取筆寫下問句:『割引?』,店員女士略通英語,原說最低只能依標價九折優待,幾番折衝,最後同意以八折的Special Discount成交。她還作勢以手指封口要齊公別告訴別人,齊公明知八成是生意手法,還是裝作很高興回應。反正價錢合適,原就決定要買,就無須說破,何不讓她也覺得銷售策略成功,高興一番?

泡湯是此行一大重點。據稱和倉溫泉屬食鹽泉,對貧血、痛風、神經痛及外傷、皮膚病等均有療效。浴場有男雛之湯、女雛之湯、花神之湯(女士)。男湯又有一樓之三溫暖與室內湯、二樓半露天池與三樓空中露天風呂等,不論在半露天或露天風呂中均可賞海景。女湯有室內與室外空中露天風呂在三樓,視野原不如男湯;而新建一樓花神之湯雖屬室內,然據稱是極盡豪華,有面海之窗,亦可賞海景。較不公平的是:女湯露天池在三樓較二樓男湯半露天池高一層樓,換言之,只要視力一般,女客即可居高臨下俯視男池,而一覽無遺;反之,男客欲一窺芳影則不可得。

齊公和齊婆一向害羞,實在不習慣與陌生人袒裎相向,因此決定:晚餐前不動聲色,待夜深人靜時再探浴場。吾家寶貝青春玉女,卻因身體不適,不得已只好放棄此次泡湯經驗,待日後有緣再來。子夜時分,我們分赴男女湯探險。齊公抵達半露天男湯時,只見池中僅二人 ─ 本團導遊及另一位年方十九之少年仔團員。三人肝膽相照,望著遠方海灣忽明忽滅之微弱燈火,聊著個人旅遊經歷之趣事…

此情此景,不禁想到:離家千里之外,原本陌生三人,竟能裸身一池,共享泉湯,真是難得的經驗。人生啊!人生!就是如此奇妙迷人啊!

湯後通體舒暢,回房安歇。睡前,與齊婆約好定鬧鐘,凌晨早起再泡一次。

清晨五時初過,天乍亮,我們再度赴湯(幸無蹈火)。這回,齊公去的是三樓空中露天風呂。晨曦中,遙眺七尾灣與能登半島,上身寒氣侵襲中,坐湯觀海,暖意由下而上,風味果然奇特。

本欲三度入湯,惜時間不足,今晨將揮別加賀屋。

打理妥當,集合上車,加賀屋年長女將,約莫六、七十光景,著傳統和服,門口送客,許多旅客爭相與她合影留念。記得旅遊雜誌中曾有專文附倩影介紹:加賀屋三代女將長谷川明子小姐,年輕、氣質高雅,惜未見出現。

遊覽車離去時,所有服務員婆婆媽媽們列隊夾道,揮手相送。

車上齊公和齊婆綜整此次加賀屋印象:建築外觀過於現代化、館內某些裝潢也太過歐化;泉湯尚可,風景不錯,但似又不及一些小而美、野趣十足之露天風呂。然加賀屋之成功,主要歸因於以下數點:服務品質高,使人有賓至如歸之感;住房內與走道擺飾部分仍保持典雅之和風;海產豐富新鮮、料理講究;此外,館內遊樂設施多樣,或許亦可滿足某些遊客之需求吧!

 

◎第四天:加賀屋→福井永平寺→九頭龍水庫→大瀧鐘乳石洞→名古屋  

依依不捨揮別豪華的加賀屋後,前往福井之永平寺。永平寺為曹洞宗大本山,有日本少林寺之稱,顯見其在日本禪佛界地位之重要。日本著名之國際企業經營家-松野宗純就是在永平寺坐禪時開悟,而於五十八歲時在金澤市之曹洞宗大乘寺皈依佛門(見松野宗純著:《人生如雨中托缽》,林玉佩譯,洪健全基金會,1996年出版)。永平寺位於大佛寺山,為日本寬元二年(西元一二四四年)時,道元禪師所闢之出家參禪道場,現全寺佔地廣達33萬平方公尺。七堂伽藍(註)中之「山門」為寺內最古之建築,此門為一櫸木所造之唐式多層樓門,雄偉典雅;其他如:用以坐禪、二時過堂(朝午二飯)、就寢之「僧堂」,以及供奉三世如來之「佛殿」等都是宋代風格的木造建築。七堂伽藍中尚有「法堂」(禪師說法之場所)、「大庫院」(廚房)、「東司」(廁所)、「浴室」等。僧堂、東司、浴室三處室內禁聲,稱為「三默道場」。由參拜路線說明之簡要地圖可見:七堂格局以佛殿為中心,由山門入,穿過中雀門即達佛殿,佛殿右為庫院、左為僧堂、後有法堂;東司與浴室則分居山門左右兩翼。七堂伽藍再加其他建築,總共約七十餘棟殿堂樓閣。其中承陽殿為供奉開山道元禪師法骨之處所,全寺上下仍如同禪師依然在世一般每日灑掃侍奉;傘松閣為二層鋼筋混凝土建築,一樓可供拜謁者休憩;二樓有一「彩繪廳」,天花板上有一方一方之彩繪,名為「繪天井」,展有二百卅餘件書畫作品,頗為可觀。全寺林木茂密,山門外寺園中一排樹齡近七百年、兩人合抱不能之老杉樹,尤負盛名。參天古木,配上山門、佛堂等古典之木造建築,古意盎然之外,更突顯其莊嚴肅穆,永平寺不愧為日本禪宗之開山重鎮。(註-根據讀者文摘出版之《中文百科全書》:伽藍係「僧伽藍摩」之略稱,指眾僧居住修行之處,世因稱佛寺為伽藍)


永平寺中雀門
齊公攝)

永平寺老杉
齊公攝)

齊公與齊婆甚愛佛寺靜謐清修之氣氛,每至日本旅遊必就近走訪佛寺禪院。日本佛寺大抵與中國自古以來之佛寺道觀相仿,多隱於山中幽靜處,名山古剎尤然!永平寺雖參拜者甚眾,但寺內對來訪者肅靜等各種要求極為嚴格,就齊公所見,參拜者均能謹言慎行,不違清規(寺內專門備有中文參拜須知提醒我國訪客)。如今台灣寺廟多半與鬧市、攤販或是人潮相伴,無慧根如齊公者實難從中體會清修之意境。雖說:可以入世渡眾生,或謂:佛在心中坐,何處不修行?然而,山林、風聲、竹影、蟬鳴自然環抱中之佛寺;遠離塵囂、心無罣礙之修行;「竹影掃階塵不動」、「風穿疏竹,風過而竹不留聲」之禪意等,依然是齊公心所嚮往之美!


清幽林木間之禪院一角
齊公攝)


寂靜空門
齊公攝)

離開永平寺,往名古屋途中,先經位於日本美濃地區群山環抱之九頭龍水庫,並於九頭龍川邊小店中用午餐-日式定食。再經東海道北陸高速公路,前往郡上八幡大瀧鐘乳石洞。此二點其實祇能算途經,前者風景平平;後者之鐘乳石洞則狹窄,且洞中鐘乳石之奇與美均不足道也!近晚抵達名古屋。晚餐為自助式日式燒烤,竟日疲憊後,飽餐一頓所愛之燒烤海鮮,倒是美事!當夜住宿名古屋東急旅館。

 

◎第五天:名古屋城→名古屋機場→台北  

今日將於傍晚搭機返台,搭機前為自由活動。早餐後先至名古屋最熱鬧之榮町與地下街一逛。稍後,搭車前往拜訪古蹟-名古屋城。此城建於西元一六一二年,當時江戶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由清須遷至名古屋,為護衛東海道通路以及防衛來自大阪方向之敵人攻擊,故令各諸侯們聯合建造此城。城牆以堅硬巨石築成,其厚重好似銅牆鐵壁,固若金湯。仔細看!石塊上尚刻有標記,以示該石塊來自何諸侯。名古屋城之標記為主建築-天守閣-屋頂兩角各一(北雄南雌),身似海豚,但有魚尾、魚鰭,面似虎,高約二點六米左右之金色動物,漢名一字曰『魚虎』,週身被覆0.15毫米(mm)厚之18K金金箔。環繞主建築之宮城,四周園林處處,佔地頗廣。西元一九四五年(昭和廿年)五月二次大戰末之名古屋空襲中,大部分建築均毀,然城西北、東南、西南三望樓、三城門、以及本丸殿內絕大多數屏風畫均倖免於難,如今已明訂為重要文化財。


名古屋城
齊公攝)

下午與全體團員集合後,驅車至名古屋機場搭乘17:20名古屋飛台北之 NGO/TPE CX531班機,於19:25安抵中正機場,結束五日旅程。

(就如去時一般,國泰航空始終如一,回程機上人員除日籍空姐外,餘仍緊繃著臉,仍吝於展露笑容,仍然令人不適。)

 

二○○二年四月完稿

 

訊息補充  < 2 0 0 2 - 0 6 - 1 5 >  


最初上傳日期:
最後更新日期:2002-06-15

冒險布鞋